
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中所有照片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10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近日在复旦大学获悉,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梁佳青年研究员团队研发出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实现了全生命周期无毒,还打破了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相关工作题为“具有均匀埋入界面的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下午在学术期刊《自然》上作为加速预览在线发表。在全球清洁能源的竞赛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其高效率、低成本、易加工等优点,成为新一代光伏技术的热门方向。然而,该技术系统的核心材料食品中含有铅,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始终悬在我们头上。如何才能消除“铅”的链条,实现真正绿色无毒、兼顾性能的太阳能发电?这是国际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自2021年回国加盟复旦以来,梁佳团队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实现绿色无害化利用,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了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绿色元素“锡”。梁佳表示,团队的目标非常明确:打造真正环保、全生命周期无害的太阳能电池。五年来,梁佳团队持续关注缺陷管理、界面优化、载流子提取、功能层设计等重要科学问题。系统地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从材料生长到能带控制和界面工程,成功制造出绿色环保、高转换效率的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一成果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7.7%,打破了此前钙钛矿光电转换效率约16.5%的世界纪录,实现了全球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转换效率,成为全球第一。梁佳团队合影 梁佳表示,这项技术特别适合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能源领域发挥作用。他说,例如,直接在汽车车顶使用太阳能电池可以有效避免铅中毒的风险,同时提供可靠的发电。下一步,研究团队希望与相关领域的企业合作,建立建设实验基地,加速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未来,这项绿色光伏技术有望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便携式电力设备、汽车车顶、离网清洁能源供应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注意:以上内容(包括照片)和视频(如有)由仅提供数据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和发布。